厦门市智慧应急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 访谈嘉宾: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兰贵兴,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欧卫国,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主任杨晓东
  • 主  题:厦门市智慧应急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 时  间:2022年9月23日
  • 地  点:厦门市应急管理局

  厦门日报:厦门市应急指挥中心的建成启用,标志着我市智慧应急建设工作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请问贵局下一阶段推进我市智慧应急建设工作有什么思路或想法?

  兰贵兴答:我市的“智慧应急”建设是“城市大脑”建设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我们在充分利用“城市大脑”的政务数据、社会数据、感知数据等城市运行大数据的基础上,将“一中心、一平台、多系统、多模型、泛感知、泛应用”作为“智慧应急”系统建设思路,通过融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应急管理“智慧大脑”,从而实现更全面的预警监测、更智能的辅助决策、更高效的应急处置。

  一要推动孤岛式管理向系统化管理转变。牢固树立应对大灾巨灾的危机意识,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积极开展城市风险综合评估、预警、防控的系统化研究,从保障城市整体安全运行的角度出发,落实城市安全风险的源头治理和分级防控,建立隐患识别、数据分析、动态监测、事故预警的全链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实现从行业安全到系统安全的转变。

  二要推动单一型感知向混合型感知转变。注重新技术引领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深入推进城市风险感知能力建设,补齐各类风险感知能力不足的短板。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一套感知设备集成多种感知能力,提供多类感知数据,提高感知效率,打造市域风险监测预警的千里眼、顺风耳,推动风险监测预警智能化、信息化,全力提升全市的本质安全水平。

  三要推动单项式应急向综合性应急转变。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明确各层级、各部门在灾害事故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处置过程中的职责分工,经常性开展多灾种、多场景的实战演练,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建立统一指挥、分工有序、协同作战的指挥体系,有效提升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谢谢!

  厦门经济交通广播电台: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应急指挥中心的信息支撑平台,都有哪些的特色亮点?

  欧卫国答: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始终围绕“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责使命,积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突出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感知、智能研判决策和应急救援指挥保障等智慧应急能力建设。系统突出的特色亮点主要有:

  一是数据汇聚广。系统依托厦门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已接入45类数据,其中内部单位数据11类,外部单位数据2类,公共安全平台数据32类,接入外部系统27个,覆盖了应急管理工作所需的绝大多数领域。收集整理了指挥通信录、应急避难场所、救援救灾物资、救援队伍、救援预案、专家库、法律法规库、危化品名录库等静态数据,可为应急救援处置提供全面的基础数据信息。

  二是智能程度高。系统集成了多灾种综合风险识别模型,可对灾害的孕育、发生和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研判。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人员只需输入事件的关键要素,系统会智能适配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应急响应任务,自动通过短信、语音电话等方式将救援任务通知相关指挥人员和救援队伍。系统还可搜集事件周边的救援队伍、救援物资、医疗机构、避难场所、人口热力图、监控视频等要素,绘制“突发事件处置一张图”,为指挥员的指挥决策提供数据辅助支持。

  三是功能模块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严格落实应急管理部信息化建设规划要求,共建设监测预警、指挥救援、监督管理、决策支持、政务管理和综合应用等六大功能板块,共计40个子功能模块,涵盖了应急管理主要职能业务,真正实现应急管理的“一网统管”,形成了应对森林火灾、气象与水旱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灾害等多灾种的监测预警、指挥救援、决策支持能力。

  四是通讯手段多。系统平台具备应急指挥专网、政务外网、公共通讯网、卫星通讯网等4网接入能力,建设了370MHz窄带对讲、公网对讲集群、卫星电话等多种通讯手段,构建了联通部、省及各区的多层级指挥网。灾害事故发生时,应急指挥中心及救援现场指挥部可与部、省级应急指挥中心实现事故现场视频会商连线,并与相关救援力量建立稳定可靠的指挥通信。

  厦门移动电视:为提升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保障能力,贵局组建了应急指挥保障分队,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这支队伍的情况?

  杨晓东答:我局结合近年来处置同安森林火灾、吕厝路口路面塌陷以及直升机坠海等灾害事故救援现场指挥保障经验,立足我市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实际,为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救援现场处置环境,补齐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水域事故等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保障能力不足的短板,经过调研论证,确定了以中小型车队模块化组合机动搭建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保障模式。为此我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建了一支应急指挥保障分队,主要承担我市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现场的市级指挥部保障任务,项目履约方为厦门曙光救援队。

  保障分队现有26名队员,非任务时段全时保持值守备勤待命状态。编配的中小型指挥保障车队包含应急通讯中继、电力保障、指挥装备运输等三个专业模块。通过采用充气式指挥帐篷搭建现场指挥部的方式,能够保障50名指挥人员同时展开指挥作业,并为救援现场提供应急指挥通信网络环境,可满足与应急管理部、省应急厅等上级部门的视频、数据、语音双向传输要求;可通过远程登录方式通过指挥系统实时指挥调度相关救援力量、调配应急救援物资。

  通过高频度的实战化场景拉动演练,目前保障分队已初步具备全时响应、全域机动、全场景应对的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保障能力,根据调度指令快速抵达现场后,可在30分钟内完成指挥部搭建,高效有序执行现场指挥保障任务。

  保障分队自2021年11月组建至今,已先后参与了2021年厦门市森林火灾扑救应急综合演练、2022年厦门市防汛防台风综合应急演练及数次应急救援现场保障任务,得到了实战的检验。谢谢!

  发布会后采访:请问厦门市应急指挥中心的功能定位是什么?

  杨晓东答:应急指挥中心的指挥信息平台目前已汇聚了全市涉及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各类感知数据,并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隐患识别、数据分析、动态监测、灾害事故预警和应急救援的全链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后续我们还将持续接入各相关委办局的专业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多维度监测预警、多专业研判决策、多场景指挥调度、多部门协调联动等实战功能,努力将应急指挥中心打造为综合性、开放型的市级应急管理大数据指挥中心和多专业融合的应急管理监测预警中心,为我市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防范处置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